自然资源部黄河上游矿产资源成矿与勘查重点实验室 2025年开放课题申报指南
发布日期:2025-11-10 10:42:24
点击次数:次
自然资源部黄河上游矿产资源成矿与勘查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是由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兰州矿产勘查院、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和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白银矿产勘查院共建。实验室围绕国家矿产资源安全保障重大需求,聚焦黄河上游地区矿产资源成矿与勘查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开展矿产资源成矿过程研究、勘查技术创新及勘查示范,为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科技支撑。
本着“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实验室面向国内外开放,设立开放基金资助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开展研究,并提供相关实验研究条件,以促进学科发展和学术交流。
一、实验室研究方向及课题资助范围
实验室立足科学前沿,围绕①矿产资源成矿过程、②矿产资源勘查技术、③矿产资源勘查示范等三个方向开展研究工作,实现理论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为黄河上游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针对黄河上游及周边地区优势矿产资源,在以下3个方向重点资助:
1、黄河上游地区铅、锌、金、锑等矿产资源成矿过程研究。围绕黄河上游战略性矿产及甘肃省优势矿产资源成矿理论及成矿过程,重点支持成矿背景与控制因素、典型矿床成因及成矿机制等方向。
2、黄河上游地区铅、锌、金、锑等矿产资源勘查技术研究。围绕黄河上游战略性矿产及甘肃省优势矿产勘查技术,重点支持浅覆盖区(草原、荒漠)找矿技术方法研究、AI智能找矿选区研究、老矿山深边部蚀变矿物三维建模技术、低空遥感及航磁信息技术等方向。
3、黄河上游地区矿产资源勘查示范。围绕黄河上游及甘肃省重点矿集区勘查示范,重点支持重要矿集区三维透明化探测与深部找矿示范、智能化数字化勘查体系构建示范、关键矿产资源成矿潜力及靶区优选等方向。
二、资助类别和计划
1、开放课题(前沿探索类)
资助周期一般为2年,资助经费为2-5万元,计划资助4-10项。
研究内容符合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具有一定的原创性、前瞻性、颠覆性。鼓励青年科研人员积极申报。
2、开放课题(重点支持类)
资助周期一般为2年,资助经费为5-10万元,计划资助1-2项。
研究内容符合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鼓励申请人联合本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开展研究,通过实质性合作与交流,联合攻关关键科学或技术问题。
三、开放基金申请办法
1、申请者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已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根据自然资源部科技发展司平台办关于开放课题设置的相关规定,共建单位科研人员不得牵头申请。
2、申请者具有一定的研究经历,鼓励与实验室开展实质性高水平的合作研究,并填写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申请书。
3、申请者应得到所在单位或部门的同意。
4、研究期限一般为2年,执行时间以下达时间为准。根据课题进度,可提前申请结题,进入后续研发(另行签订后续研发项目合同)。
5、课题申请只需提供电子版材料。课题获批后,纸质申请书和任务书(一式3份,A4双面打印,左侧装订)经所在单位同意并签字盖章,提交实验室。
6、申请资格和形式审查合格后,经同行专家评议、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审定,由实验室主任签发批准并确定资助项目和金额。
具体申报要求参见附件。本次接收开放基金申请截止日期为2025年12月15日,以收到电子邮件时间为准;实验室将于2026年2月28日前公布开放课题的评审结果并通知申请人。
四、开放基金管理
1、实验室将组织专家对符合要求的申请书提出评审意见,提交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进行审定。开放基金的评审结果由实验室正式通知申请者及所在单位,并在相关网站公示、公告。
2、基金申请者在接到批准资助通知后,须提交课题任务书,报实验室核准。课题结题时,须向实验室提交课题结题报告和学术成果。
3、课题经费使用需按照国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177号文)和《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管理办法》执行。
4、实验室将对开放课题的执行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
5、实验室资助开放课题成果发表时,须将实验室标注为第一单位,同时应在脚注或致谢中标注资助编号。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牛永杰
地址:兰州市九州开发区九州大道388号兰州矿产勘查院
邮编:730046
邮箱:guodonglei2004@163.com
电话:18294412681
附件见:https://ysmr.gsyslky.cn/gonggao/430.html
本着“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实验室面向国内外开放,设立开放基金资助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开展研究,并提供相关实验研究条件,以促进学科发展和学术交流。
一、实验室研究方向及课题资助范围
实验室立足科学前沿,围绕①矿产资源成矿过程、②矿产资源勘查技术、③矿产资源勘查示范等三个方向开展研究工作,实现理论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为黄河上游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针对黄河上游及周边地区优势矿产资源,在以下3个方向重点资助:
1、黄河上游地区铅、锌、金、锑等矿产资源成矿过程研究。围绕黄河上游战略性矿产及甘肃省优势矿产资源成矿理论及成矿过程,重点支持成矿背景与控制因素、典型矿床成因及成矿机制等方向。
2、黄河上游地区铅、锌、金、锑等矿产资源勘查技术研究。围绕黄河上游战略性矿产及甘肃省优势矿产勘查技术,重点支持浅覆盖区(草原、荒漠)找矿技术方法研究、AI智能找矿选区研究、老矿山深边部蚀变矿物三维建模技术、低空遥感及航磁信息技术等方向。
3、黄河上游地区矿产资源勘查示范。围绕黄河上游及甘肃省重点矿集区勘查示范,重点支持重要矿集区三维透明化探测与深部找矿示范、智能化数字化勘查体系构建示范、关键矿产资源成矿潜力及靶区优选等方向。
二、资助类别和计划
1、开放课题(前沿探索类)
资助周期一般为2年,资助经费为2-5万元,计划资助4-10项。
研究内容符合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具有一定的原创性、前瞻性、颠覆性。鼓励青年科研人员积极申报。
2、开放课题(重点支持类)
资助周期一般为2年,资助经费为5-10万元,计划资助1-2项。
研究内容符合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鼓励申请人联合本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开展研究,通过实质性合作与交流,联合攻关关键科学或技术问题。
三、开放基金申请办法
1、申请者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已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根据自然资源部科技发展司平台办关于开放课题设置的相关规定,共建单位科研人员不得牵头申请。
2、申请者具有一定的研究经历,鼓励与实验室开展实质性高水平的合作研究,并填写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申请书。
3、申请者应得到所在单位或部门的同意。
4、研究期限一般为2年,执行时间以下达时间为准。根据课题进度,可提前申请结题,进入后续研发(另行签订后续研发项目合同)。
5、课题申请只需提供电子版材料。课题获批后,纸质申请书和任务书(一式3份,A4双面打印,左侧装订)经所在单位同意并签字盖章,提交实验室。
6、申请资格和形式审查合格后,经同行专家评议、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审定,由实验室主任签发批准并确定资助项目和金额。
具体申报要求参见附件。本次接收开放基金申请截止日期为2025年12月15日,以收到电子邮件时间为准;实验室将于2026年2月28日前公布开放课题的评审结果并通知申请人。
四、开放基金管理
1、实验室将组织专家对符合要求的申请书提出评审意见,提交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进行审定。开放基金的评审结果由实验室正式通知申请者及所在单位,并在相关网站公示、公告。
2、基金申请者在接到批准资助通知后,须提交课题任务书,报实验室核准。课题结题时,须向实验室提交课题结题报告和学术成果。
3、课题经费使用需按照国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177号文)和《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管理办法》执行。
4、实验室将对开放课题的执行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
5、实验室资助开放课题成果发表时,须将实验室标注为第一单位,同时应在脚注或致谢中标注资助编号。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牛永杰
地址:兰州市九州开发区九州大道388号兰州矿产勘查院
邮编:730046
邮箱:guodonglei2004@163.com
电话:18294412681
附件见:https://ysmr.gsyslky.cn/gonggao/43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