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点子
以讨论之钥,开资源发现新局

发布日期:2025-06-05 09:02:01 点击次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矿产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找矿工作对于保障资源供应、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找矿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新的地质理论的出现,也为找矿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次通过“找什么、哪里找、怎么找”开展广泛的找矿大讨论,将进一步促进找矿工作的高效开展,更好的服务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战略。
  找什么?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挖掘甘肃矿产资源潜力,发挥我院勘查技术优势。
  1.国家需求(国家要什么?):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在战略矿产与紧缺矿产上下功夫,主攻铁、铬、铜、金、镍、钨、锡、钼、锑、、锂、稀土和萤石等矿种。
  2.甘肃所能(甘肃有什么?):充分挖掘我省矿产资源潜力,在优势矿产上下功夫,主攻镍、钴、金、铅锌、钨、锑和萤石等矿种。
  3.我院实际(我们能干什么?):充分发挥我院区位与技术优势,做强铅锌、金、锑等矿种,做好钴、铁、铜、石英岩、重晶石等矿种,重视钨、钼、稀土、萤石等矿种。
  同时关注共伴生矿产资源,提升资源综合利用价值。
  哪里找?紧盯自然资源部找矿战略布局,紧密对接规划成果,优选勘查区域。
  1.重要成矿区带:利用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国情调查等成果,进一步发掘我院地质资料,探索未充分勘查的远景区、空白区。
  2.老矿山深边部:优先锁定已知成矿区带的深部及外围区域,挖掘“第二空间”潜力,发现新层位、新类型。
  3.覆盖区:拓展覆盖区找矿空间迫在眉睫,黄土、草原、戈壁、盆地覆盖区占据着甘肃的大部分面积,分析评价有力的成矿区域,优选勘查区块。
  怎么找?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加大成矿、成矿规律找矿预测研究,破解勘查技术难题
  1.人才队伍建设:灵活的培养机制、科学的激励机制、完善的成长机制,形成合理的人才队伍结构。加强找矿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为找矿事业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2.成矿理论研究:从宏观到微观,再从微观到宏观,深入探讨不同类型矿床的成矿机制、控矿因素以及成矿规律,以便更好地指导找矿实践。
  3.技术创新集成:如何综合运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等多种技术手段,提高找矿的准确性和效率。如何在找矿过程中实现资源勘查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构建 “空 - 天 - 地 - 井” 一体化综合勘查技术体系,综合运用高精度地球物理(如航空重力、电磁法)、地球化学(元素示踪、深穿透地球化学)、遥感(高光谱遥感解译)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分析地质数据,精准定位靶区;同时,探索推广轻便化、低扰动的勘查技术,平衡找矿与生态保护需求。
(撰稿:魏录山  审核:王晓军  监制:杨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