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点子
聚焦洛坝铅锌矿区深边部找矿 突破的思考与实践

发布日期:2025-06-11 09:24:52 点击次数:
  作为一名扎根徽县洛坝铅锌矿野外一线的地质工作者,我深刻认识到西成铅锌矿田作为我省重要的铅锌资源基地,其增储上产对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我省经济发展也具有深远影响。本次大讨论围绕“找什么、哪里找、怎么找”的核心议题,我结合洛坝铅锌矿区实际勘查经验,从矿种定位、靶区优选、技术方法创新等方面提出几点思考,旨在推动西成铅锌矿田深部找矿突破,助力我院“十五五”找矿目标实现。
  一、立足区域资源禀赋,锁定增储方向(找什么)
  1.资源需求与矿种定位
  铅锌矿是我省优势矿种,全省铅金属储量约占全国​12%,锌金属储量约占全国18%,均位列全国第三,仅次于云南、内蒙古(据《2022年全国矿产资源储量通报》)。​西成铅锌矿田已探明铅锌金属量超2000万吨,占全省铅锌总储量的80%以上,年产值超百亿元。铅锌矿在新能源电池、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需求持续增长,但随着几十年来对矿山800以浅资源持续开采,亟须通过深部找矿实现增储。洛坝矿区作为西成矿田核心区之一,已探明铅锌资源量超330万吨,但深部构造控矿规律尚未完全揭示,具备进一步找矿突破潜力。
  2.洛坝矿区资源潜力分析
 (1)成矿条件优越:矿区位于秦岭造山带南缘,受控于泥盆系碳酸盐岩层与断裂、褶皱构造复合部位,厂坝-洛坝同生断裂带为导矿构造,次级层间破碎带、褶皱两翼为容矿空间,成矿地质条件优越。
 (2)深部找矿线索:矿区采矿权标高为1360—700m,31线深部860中段钻探工程已控制矿体标高位于580—650m之间,矿体向深部呈现“多层楼”式分布特征,含矿灰岩层下部700以下“第二找矿空间”尚未系统评价,相邻郭家沟矿区深部矿体已控制标高300—500m。
 (3)伴生资源潜力:矿区矿石中伴生金、银、镓、锗镉等贵金属及稀散金属,符合国家“一矿多用”战略方向,需加强综合评价利用。
  二、加强地质综合研究,优选深部靶区(哪里找)
  基于矿区“三位一体”找矿预测理论及“层-相-位”控矿模型,提出洛坝矿区三大找矿靶区:
  (1)倒转背斜构造延伸区:矿区西部控矿背斜南翼地层倒转,现矿区内矿体仅控制北翼,重点验证深部南翼地层矿体分布特征。
  (2)碳酸盐岩下部与碎屑岩过渡区:矿区灰岩层厚200—700m不等,下部界线500m标高以下,需开展工程验证,相邻矿区深部同类地质条件已有找矿突破。
  (3)断裂破碎带延伸交汇区:矿区矿体除两翼及核部受背斜构造控矿明显外,含矿层内部矿体多沿断裂破碎带分布,已知控矿破碎带产状延伸区是成矿有利区。
  以上三处靶区选取是基于对矿区探矿数据三维建模、分布规律归纳及邻区矿床深部探矿成果综合研究对比总结而得,有望探获新矿体,开辟深部“找矿第二空间”。
  三、创新技术方法,破解勘查难题(怎么找)
  (1)“地物化钻”协同勘查:地面采用广域电磁法、CSAMT法,识别深部构造格架,探寻目标层位分布界面;开展构造地球化学探矿技术,通过分析构造中成矿指示元素地球化学晕来推测深部隐伏矿化情况;开展靶区钻探验证评价工作,通过理论指导勘探到勘探反哺理论的持续强化,达到找矿突破的良好局面。
  (2)加强矿床对比研究:收集同矿带、同类型矿床资料,对比“层-相-位”异同之处,总结控矿因素及成矿规律,建立深部找矿预测模型,提高深部找矿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3)三维建模技术推广:以矿床、勘查项目为单位推广三维建模技术,加强矿床三维模型数据动态更新,预测矿体空间分布,指导勘查工作开展。
  四、存在问题与建议
  1.存问题
 (1)新技术推广应用不足,物化探开展过程中制约因素较多,既存在技术本身受矿山生产环境影响无法有效实施,也存在费用成本高、效果显现不明显等方面影响。
 (2)项目勘查资金有限,主要资金集中于钻探工程实施,对于新技术应用研究占比较少,工作中注重工程见疗效,缺乏研究促成果。
 (3)新技术人才团队建设不足,对于地物化相关专业技术领域的新技术缺少专项学习培训,新技术采用的软件操作技能掌握不足。
  2.意见建议
 (1)加大新技术推广应用力度,针对物化探技术实施过程中的制约因素,组织技术团队联合高校进行技术攻关,优化技术方案,降低实施难度和成本,推动新技术在矿山勘查中的广泛应用。
 (2)合理规划项目勘查资金,确保新技术应用研究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在钻探工程实施的同时,注重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形成工程与研究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同时,加强对新技术应用效果的评估和监测,确保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加强新技术人才团队建设,组织地物化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项学习培训,提高对新技术的认识和掌握程度。同时,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参与新技术应用实践,不断积累经验,提升团队整体技术水平。
  洛坝铅锌矿深部找矿突破是洛坝铅锌矿区实现“增储上产”的关键抓手。建议院领导统筹部署,设立深部找矿科技专项,力争3~5年内新增铅锌资源量达到中型规模,为打造省内铅锌资源基地提供支撑。
(撰稿:陈军  审核:王晓军  监制:杨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