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陇原探宝库 砥砺奋进谱新篇
—记张伯声奖(找矿突破奖)个人获得者、兰州院高级工程师魏录山
发布日期:2025-10-29 10:15:37
点击次数:次
为深入贯彻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传承弘扬老一辈科学家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激励广大地质工作者投身地球科学研究与找矿勘查事业,10月25日至26日,“张伯声星”命名仪式暨第九届“张伯声奖”颁奖典礼及学术金秋论坛在西安举行。本次活动由长安大学、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旨在弘扬张伯声先生严谨治学、求实创新的精神,引导新一代地质工作者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山有脊而雄,矿因探而显。在地质找矿这一支撑国家资源安全的基石领域,兰州院地质矿产调查勘查中心主任、自然资源部黄河上游矿产资源成矿与勘查重点实验室青年骨干魏录山,凭借其在矿产勘查领域的突出贡献,特别是在找矿突破方面的显著成绩,荣获第九届“张伯声奖(找矿突破奖)”。这一荣誉是对他深耕地质一线十六载,勇担找矿使命,推动区域矿产勘查实现突破的崇高礼赞。
自毕业以来,魏录山便将青春与智慧奉献给陇原大地的地质找矿事业。从基层技术员起步,历经项目组长、项目负责、总工办主任、地勘中心主任,他以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务实的工作作风,生动诠释了一名地质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成果丰硕筑根基,资源保障显担当
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在《甘肃省西和县乱石山金矿详查》项目中,他带领团队通过系统勘查,探明一座中型金矿床,建立了具有区域指导意义的成矿模式,该成果也使他荣获本次张伯声奖(找矿突破奖)个人奖。近年来,他主持完成了《甘肃省成县厂坝铅锌矿深部详查》 《甘肃省徽县洛坝铅锌矿资源储量核实》等十余项重要勘查项目。其中,对西成矿田铅锌矿的找矿贡献尤为突出,不仅通过洛坝铅锌矿资源储量核实实现新增资源量达大型规模,更在西成洛坝、厂坝等老矿山深部及外围找矿取得重要突破,为后续西成铅锌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打下了坚实基础。多年来,他累计发现并提交大型矿床1处、中型矿床1处,切实提升了我省资源保障能力,为维护国家资源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深化研究寻规律,科学引领指方向
谋全局而精微,聚合力以致远。在组织实施勘查项目的同时,他高度重视成矿规律研究、找矿预测与团队协同管理。在已完成的研究项目中,《甘肃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研究》与《陇南市西秦岭成矿带矿产勘查开发利用专题研究》系统总结了区域成矿规律,通过综合研究提交找矿靶区80余处,为后续勘查工作的科学部署与找矿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
他主持实施的省部合作项目《甘肃文康金矿带中段金成矿机制及富集规律研究》及省级重点研发项目《甘肃省厂坝及外围铅锌多金属矿数字化模型构建及成矿预测》,致力于深化西秦岭地区金成矿机制认识、构建数字化找矿模型,旨在推动预测精准化与勘查效率的提升;同时参与深地重大专项《口头坝-尚家沟一带高光谱遥感技术应用与勘查增储》,重点开展高光谱遥感技术在覆盖区复杂地形区的勘查应用研究,为区域找矿增储提供新方法与技术支撑。
荣光熠熠照前路,丹心灼灼践初心
业著频得誉,荣名映初心。2013年获局“找矿成果一等奖”,2018年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找矿成果二等奖”,2019年、2023年两度获评局“年度先进个人”,2024年荣获“甘肃省青年地质科技奖”。此次荣获张伯声奖,更是对其多年来贡献的高度认可。但面对荣誉,他最常说的依然是那句朴实的话:“我们干地质工作的,罗盘指引方向,图件承载责任。找不到矿,就感觉活儿没干完,还得继续琢磨。”
岁月如流,初心如磐。魏录山以其严谨的科学态度、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卓越的组织管理能力,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地质工作者“找矿立功,地质报国”的使命担当。他的奋斗历程,不仅为青年地质技术人员树立了榜样,也激励着更多地质人在广袤的陇原大地上继续书写找矿立功的新篇章。

成果丰硕筑根基,资源保障显担当
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在《甘肃省西和县乱石山金矿详查》项目中,他带领团队通过系统勘查,探明一座中型金矿床,建立了具有区域指导意义的成矿模式,该成果也使他荣获本次张伯声奖(找矿突破奖)个人奖。近年来,他主持完成了《甘肃省成县厂坝铅锌矿深部详查》 《甘肃省徽县洛坝铅锌矿资源储量核实》等十余项重要勘查项目。其中,对西成矿田铅锌矿的找矿贡献尤为突出,不仅通过洛坝铅锌矿资源储量核实实现新增资源量达大型规模,更在西成洛坝、厂坝等老矿山深部及外围找矿取得重要突破,为后续西成铅锌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打下了坚实基础。多年来,他累计发现并提交大型矿床1处、中型矿床1处,切实提升了我省资源保障能力,为维护国家资源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深化研究寻规律,科学引领指方向
谋全局而精微,聚合力以致远。在组织实施勘查项目的同时,他高度重视成矿规律研究、找矿预测与团队协同管理。在已完成的研究项目中,《甘肃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研究》与《陇南市西秦岭成矿带矿产勘查开发利用专题研究》系统总结了区域成矿规律,通过综合研究提交找矿靶区80余处,为后续勘查工作的科学部署与找矿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
他主持实施的省部合作项目《甘肃文康金矿带中段金成矿机制及富集规律研究》及省级重点研发项目《甘肃省厂坝及外围铅锌多金属矿数字化模型构建及成矿预测》,致力于深化西秦岭地区金成矿机制认识、构建数字化找矿模型,旨在推动预测精准化与勘查效率的提升;同时参与深地重大专项《口头坝-尚家沟一带高光谱遥感技术应用与勘查增储》,重点开展高光谱遥感技术在覆盖区复杂地形区的勘查应用研究,为区域找矿增储提供新方法与技术支撑。
荣光熠熠照前路,丹心灼灼践初心
业著频得誉,荣名映初心。2013年获局“找矿成果一等奖”,2018年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找矿成果二等奖”,2019年、2023年两度获评局“年度先进个人”,2024年荣获“甘肃省青年地质科技奖”。此次荣获张伯声奖,更是对其多年来贡献的高度认可。但面对荣誉,他最常说的依然是那句朴实的话:“我们干地质工作的,罗盘指引方向,图件承载责任。找不到矿,就感觉活儿没干完,还得继续琢磨。”
岁月如流,初心如磐。魏录山以其严谨的科学态度、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卓越的组织管理能力,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地质工作者“找矿立功,地质报国”的使命担当。他的奋斗历程,不仅为青年地质技术人员树立了榜样,也激励着更多地质人在广袤的陇原大地上继续书写找矿立功的新篇章。
(撰稿:牛旭刚 审核:王晓军 监制:杨君)


